近日,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名單出爐,125個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98名先進工作者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表彰。其中,昆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技術與知識產權局上榜。
昆山高新區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初心使命,堅持“又高又新”發展定位,嚴格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任務,高舉火炬旗幟,“星火”相傳、接續奮斗,先后認定為國家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園區、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等。下面就讓我們從一個個數字中感受昆山高新區科技成果的澎湃動力!
◆ 國家高新區和全省高新區綜合評價排名分別躍升至第33位和第6位,均創歷史新高;
◆ 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產值分別占規上工業產值64.5%、69.3%;
◆ 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3.8%;
◆ 有效高新技術企業103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12家,“瞪羚”、“獨角獸”(培育)企業45家,均位列昆山市第一;
◆ 上市掛牌企業32家;
◆ 有效發明專利4356件,占昆山市近三分之一;
◆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78件;
◆ 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4個;
◆ 國家級科創載體9個;
◆ 引進院士項目31個;
◆ 國家級人才65名;
◆ 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
◆ 蘇州市及以上重大團隊11個;
◆ 省級以上科技項目超240個,獲上級扶持資金超10億元;
◆ 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1家。
向來以“攀高逐新”為指引的昆山高新區擅長布局先手棋。4年前,中科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基地落戶昆山高新區,臨湖而建。如今,基地已為中科院大氣研究所等全國高端科研院所及項目提供算力支持,僅去年一年就新增2500多個客戶。
南淞湖畔,正在崛起一個創新發展的新高度!借助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昆山高新區以中科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為核心,環南淞湖建設先進計算產業承載區,聯動元豐路、江浦路沿線園區,形成6平方公里的先進計算產業園,加快算力賦能向中、東部地區大面積輻射,產生聯動效應,擘畫出一張千億級先進計算產業集群發展藍圖,聚力打造算力的“核反應堆”。
創新驅動發展,科創引領未來。昆山高新區科技局圍繞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總體定位,全力推進以“硬科技”為標識的創新能力建設。以正在打造的“先進計算產業創新集群”為例,目前,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經國務院審批通過;中科可控智能化生產線二期全面投產,寒武紀昆山智能計算中心已建成算力為500Pops,成為全國唯一擁有超算、智算兩大算力基礎設施的地區;中科晶上推出對標最新更高國際標準3GPP R16的工業級5G終端基帶芯片;昆高新芯承擔5項國家科技項目,研發出國內第一款國產TSN交換芯片,是未來工業互聯網和自動駕駛網絡的核心技術產品。未來,昆山高新區以昆山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為中心,實現算力匯聚、數據匯聚和生態匯聚,最終形成立足昆山、輻射全國的人工智能算力網絡生態。
在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生物醫藥領域,昆山高新區從無到有、拓展版圖,構建了“醫、藥、康、養、儀、械、檢、劑”產業發展格局,創造了許多“第一”“唯一”。承擔各類國家級項目30多個,研究開發200多個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品種,其中臨床受理階段以上的1類創新藥44個、3類醫療器械14個,澤璟制藥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邁勝醫療全國首臺集成化質子治療系統啟動調試,籌建國家級高端醫療裝備產業創新中心,獲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
聚焦先進計算、生命健康等產業創新集群,昆山高新區拼搶“吳淞江科創帶”建設和環陽澄湖協調發展疊加機遇,全力建設陽澄湖兩岸科創中心和界浦河兩岸國際高端制造業基地,加快創新、產業、生態三鏈融合攀升,持續提升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產業集群化水平,順應高質量發展新形勢,推動產業規模加速向千億級攀升,爭創全國第二家硬科技創新示范區,奮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更好服務蘇州市域一體化發展大局。
“昆山高新區創業,科技氛圍強,上下游產業鏈完善,各種優惠扶持政策給予企業充分的保障!辈簧倨髽I家都有這樣的感受。
昆山高新區科技局用足用好《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省科技創新40條”“省科技體制改革30條”等政策法規,為加快高企梯隊建設,全域推行企業創新積分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巨人—瞪羚—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更大力度向人才釋放政策紅利;修訂**《昆山高新區推進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制定高成長企業培育方案,引導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深挖高企申報梯隊,開通高企受理專窗,建立高企服務隊伍,提供“一對一”申報輔導,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做大高質量發展基本盤,激發高質量發展潛力。
科創載體實現創新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平臺,也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策源地。匠為創是皓康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的首批“住戶”之一。從落戶至今,在公司場地選擇、人員培訓、到會計等業務托管,昆山高新區科技局和皓康聯手為其提供了“一條龍”“全鏈式”服務,解決了企業創業初期的后顧之憂,讓企業可以專注于技術創新、產品研發。
像皓康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這樣的科創載體,在昆山高新區還有很多!袄ド礁咝聟^科技局始終堅持以人才科創為核心,不斷集聚創新要素,建設多元化、專業化的創新創業載體,為人才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孵化發展平臺!崩ド礁咝聟^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營造“人到蘇州必有為,才來昆山更精彩”人才生態,昆山高新區聚力打造蘇創灣·昆山智谷小鎮,不斷豐富高品質人才社區服務功能,打造創新創業生產氛圍、高端優質生活配套、宜居宜業生態環境。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區已培養“雙創”人才及團隊超400個,擁有緊缺人才超1000名、高技能人才超3萬名。
昆山高新區以開放創新謀求合作共贏,與高校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超千項,合同金額超億元;設立“一帶一路”昆山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國際合作機構8個;與上海紫竹高新區共建紫竹·麥垛硬科技產業園,與銅仁、常熟、共青城、自貢高新區探索開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業共贏合作,全力打造創新飛地。
原創技術源自原始創新,知識產權就是最直觀的體現。近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揭曉。昆山高新區企業昇印光電(昆山)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裝飾片、模具及電子設備蓋板”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敖刂聊壳,昇印光電已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448項、注冊商標14項、建立企業標準2項!逼髽I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2021年,昆山高新區商標注冊量達到19079件,其中馳名商標7件,馬德里商標注冊17件,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穩居全市第一,當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645件,PCT途徑申請專利累計達400件以上。區內企業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以及中國專利金、銀獎各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1項,省專利金獎1項。擁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2家、優勢企業5家。
構筑專利“護城河”,是企業打贏“科技仗”的重要一環,是推動產業可持續健康升級的關鍵要素。今年以來,昆山高新區科技局積極完善政策引導激勵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與完善高新區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切實提高全區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
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于營造良好創新生態,除了注重知識產權以外,還通過引流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科技企業,讓“創新生態雨林”枝繁葉茂。
2020年底,昆山高新區發布全國首個創新發展“雙指數”,獲批全國首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園區,成為13家試點中唯一的縣域國家高新區。自昆山高新區企業創新積分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獨創設計7個一級指標,涵蓋48個二級指標,納入905家科創企業,動態發布積分榜,全方位呈現創新畫像,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精準施策。昆山高新區科技局還牽頭制定并實施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與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及農業銀行分別簽署協議,其中,誕生全國工行系統首個“火炬貸”系列積分金融產品,授信規模達200億元,覆蓋全區1000家人才科創企業。創新開展“π+伙伴計劃”,引導金融機構簡化流程、定制服務、線上辦理,計劃推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積分融”2.0產品。
10月初,科技部向昆山高新區發來感謝信,對于推進科研助理崗位開發落實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給予肯定。目前,昆山高新區與11所高校共建全國首個校地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開放基地,會同30家企業聯合培養275名工程碩士研究生,獲省政府領導批示肯定。
▲與11所高校共建全國首個校地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開放基地
一項項榮譽的獲得,一個個試點的開展,都是昆山高新區全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的生動實踐!拔覀兙褪且鄹喔鼉灥摹N子’,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營造更加適宜的‘氣候’,最終達到播下一顆種子、長出一片森林的科創裂變效應!”昆山高新區科技局負責人介紹。
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每五年評選一次。其中,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評選標準為——改革創新,開拓科技創新管理新局面;銳意進取,敢于應對科技創新發展新問題;精準施策,積極落實科技改革發展的各項任務;作風優良,領導集體凝聚力、戰斗力強;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貢獻。